“老师是用自己的成长去引领和陪伴学生成功的崇高职业”,这是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葛晓霞教授的职业观。
走近葛晓霞,与她对话,既能够感受到她身上特有的温婉和淡然,更能感受到一份坚定与执着。她1987年东南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我校前身之一的南京电力专科学校动力系工作,掐指算来,她担任教师已经34年了。这是她秉承“扎根讲台,育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的34年,也是她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追求的34年。她以自己以对教师职业的满腔热忱和对学生的真情付出,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和同事敬重的师德标兵。
润物无声 守好课堂“主战场”
课堂是葛晓霞的“主战场”。
“吹好的气球一撒手会往哪个方向飞?为什么我们在等高铁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安全线之外?”……
在她的课堂上,借助各种妙趣横生的生活现象,冲动力与反动力、速度与压力的关系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易懂起来。在学生眼中,她从不照本宣科,总能把抽象的理论和概念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总能用开放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提桶进厂”“内卷”“凡尔赛”等网络热词也会及时恰当地出现在她的课堂,与学生交流中无差异的语系,生动鲜活的阐述,激活了课堂互动的氛围,让学生没有机会走神。
从《天工开物》到现代流体机械的关联,到我国在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制造、系统优化等领域的最新发展,再到杰出校友在发电行业争作贡献的故事……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能体味到文明与技术传承,能倾听到专业的发展,也能感受时代的脉搏和人性的光辉。中国贡献、大国智造、中国与世界、家庭与社会、个人与民族……这些思政育人最生动的元素经常被溶解在葛老师的教学活动中,融入到作业、调查、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价值取向,让他们更加阳光和进取。
1995年从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目前已是华润电力华东大区办公室主任的孙雪影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葛老师课堂上的一幕幕:“她每节课的板书都一笔一划写得特别认真,条分缕析,干货满满;她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有讲得很透,再深奥的理论她讲起来都是那么有滋有味。”
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得很透,这句简单的赞美背后是不简单的辛苦付出。上了30多年的课,葛晓霞还保持着每堂课都要当新课来准备的习惯,她说:“课程常备常新,要想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老师不仅要先吃透教学内容,更要研究学情,充分了解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作为老教师和老课堂,更要用新的办法、新的内容来激活课堂。”与葛老师差不多时间进校的陈爱萍老师回忆说,“对待教学,她总是这样任劳任怨、甘之如饴,从未停下钻研教法的脚步,印象中只要我俩一起下班,基本上都是我等她,她总有这样那样的工作要忙;我曾经住在葛老师家对面那栋楼,时常半夜一觉醒来,发现她家书房的灯还亮着,她一定还在工作……”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以坚持的事情,葛晓霞一做就是数十年,始终未曾改变。
爱生如子 种好育人“责任田”
在和年轻人相处的过程中,葛晓霞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言教身教相结合,以身教为重。有一件事情让陈凌海老师至今难忘:2016年6月的一天,他和葛老师带集控142班的40名同学去华电句容发电有限公司实习参观,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实地参观电厂锅炉,百万机组的锅炉是个庞然大物,沿着平台上到最高处,直线高度85米,陈凌海当时考虑到葛老师是位老教师,句容电厂以前也来过,就建议她在会议室休息一下,自己带学生跟随厂房技术人员上去就行了。葛老师坚决不同意,她的意见是老师是给学生言传身教、以身为范的,对自己要求松一点,青年学生就会跟着学,怕吃苦,怕到现场工作。“最后我俩一人带一组爬上锅炉,好好欣赏了一下85米高处不一般的风景,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名老教师身上不一般的精神境界。”陈凌海说。
同事们经常被葛晓霞的那份责任心和韧性打动,但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一名教师的本份。“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活’。做老师,就要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把孩子交给我们的家长。”
在同事毕小龙眼里,葛晓霞性格比较内敛,平时话不多,最怕的就是开口麻烦别人,但是如果是学生遇到了难题,情况就不一样了。毕小龙清楚地记得,在共同指导“基于大数据的电厂回热系统故障遮断研究”大创课题期间,葛老师多次组织共同研讨问题;当得知华润电力集团参与西门子公司大数据项目的校友来校交流时,她当即去与校友沟通,希望能给课题组的学生提供接触项目开发调试的机会。
葛晓霞还把对学生们的关爱从课堂延续至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和宿舍同学闹别扭了,来找她诉苦;孩子生病了,来找她帮忙;想换工作了,来请她出主意……她就像一位大家长,在学生遇到压力时,总能充当一名很好的倾听者,并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宽慰他们;当学生面临困难或陷入迷茫时,她总是第一时间送来温暖,尽心竭力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2015年从南工程考取东南大学研究生,目前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范伟在本科毕业后还一直与葛老师保持着联系,他对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他在葛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获得了江苏省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在奖金下发之后,葛老师第一时间联系他,把奖金转给他。“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葛老师全程的精心指导和认真严谨的修改是获奖的重要前提,也是我本科学习生活中重要的收获。钱多钱少不是重点,关键是离开学校后仍然受到母校老师的关怀,特别让我感动。”“每次遇到人生的节点,喜悦或者困苦,我总会想着与葛老师分享,她也会很认真地帮我分析、给我鼓励。”“要说葛老师最大的魅力,大概就是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平易近人了,这么多年,她对学生这份视如己出的爱和毫无保留的付出,让远在加拿大的我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依靠。”
深耕专业 抓好创新“主引擎”
葛晓霞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第一批建设者,伴随着青春年华的流逝,让她倍感欣慰的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这其中,凝聚着她对专业前沿的敏锐洞察、对课程改革的执着创新和对人才培养的勤奋耕耘。
作为《汽轮机原理》课程的主讲教师,90年代初,她就敏锐地发现,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简称dhe)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国内发电企业,但是上课所用的教材还停留在早期机械液压式调节系统的内容。
新的教材世面上还没有,现有的教材不能及时契合技术发展需求,怎么办?那就从零开始!
为了填补这一课程空白,除了备课上课,葛晓霞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编写教学讲义上。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跟得上技术的发展,她和同事们多次赴兄弟高校调研、参加相关培训,经常泡在企业现场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路虽远,行则必至。1998年,葛晓霞在同类高校率先开设“数字电液控制系统”课程。用来辅导课程的教学讲义也于2004年正式作为教材出版。
葛晓霞做的远远不止这些。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有学生都使用过的“火电厂生产过程cai软件”、实验室里的汽轮机振动实验台、动力设备安装与检修实训基地的建设无不承载着她的汗水,“电厂汽轮机”省级优秀课程、校级精品课程的建成无不凝聚着她的心血。
葛晓霞深知,创新才是“主引擎”,多年来她主持及参加完成了20多项科研项目,她不仅将“拓荒”的创新精神用于专业建设和项目研究,也融入了人才培养中,她从未中断过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从精心设计项目研究方案到强化过程辅导、从促进自主研学到收获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在葛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企业研习、来到会展中心及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前沿技术……丰富的学习体验与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在创新中感悟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近年来,她先后指导同学获得并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完成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项,指导学生先后在专业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她指导的毕业设计(论文)获得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多项。
甘为人梯 乐做青年“铺路石”
走进葛晓霞的办公室,两套实验室淘汰下来的旧电脑桌凳、一张坐的地方已经磨得掉皮的旧沙发,仿佛在静静地述说着主人的特质:对事业有追求、对生活没要求、对名利很淡泊。
能动学院教学秘书朱李莉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葛老师给她的印象就是劳苦之事能争先、饶乐之事则退后,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葛老师的课是最好排的,因为我们怎么排她怎么上,从来不提要求;她对名利看得非常淡,每到评奖评优,都主动说要让给年轻人,这次评师德标兵也是好说歹说才答应的。”
把荣誉让给了年轻人,但当年轻的博士有问题找到她时,她总是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如今已经成长为能动学院院长助理的孙荣岳一提起2014年刚入职那段时间葛老师对他的帮助,仍然记忆犹新,“刚从学校毕业,转身变成一名大学教师,角色的转换太过突然,所以初期有些不适应。作为我的校内导师,葛老师从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对我都颇为关照,尤其各个教学环节的指导更是无微不至,她告诉我上课时候语速不能太快、要与学生互动以免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前几轮的备课笔记一定要手写以加深理解。还特别细心地叮嘱我要在最右侧划条竖线留一定宽的空白,因为如果整张纸都写满了,后面如果有新的心得体会或者教学设计,要写在什么地方呢?”
古人有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在孙荣岳看来,葛老师所关注的这些“易”与“细”,未必不是“难”与“大”啊!
采访葛晓霞教授的时间不长,中途几次被工作电话打断,办公桌上那台屏幕只有两个手机大小的笔记本电脑上,是还在修改中的学生论文。临别,记者忍不住问她“用这么小的电脑眼睛不累嘛?”“不要紧,带起来方便,随时随地可以工作”。这就是葛晓霞,一个心里装着工作、装着学生,唯独没有她自己的师者。(张文莉)